1、应按《采暖通风及空气调节设计规范》的有关规定,进行房间采暖热负荷计算。但与常规对流式采暖方式热负荷计算有以下区别;
(1)不计算敷设有加热管道地面的采暖热负荷。
(2)采暖热负荷计算宜将室内计算温度降低2摄氏度或取常规对流式采暖方式计算采暖热负荷的90—95%。
2采用集中采暖分户热计量或采用分户独立热源的住宅,应考虑间歇供暖、房间热工条件和户间传热等因素,在第一条房间计算热负荷基础上增加一定的附加量,确定房间热负荷Q。
注;考虑户间传热的附加量,仅作为确定户内采暖热负荷的因素,不应统计在集中采暖系统的总负荷内
3、地板辐射用于房间局部区域采暖,其他区域不采暖时,地板辐射所需散热量可按全面辐射采暖所需散热量乘以表5的计算系数确定。
局部区域辐射采暖热量的计算系数 表5
采暖面积与房间总面积的总值 >0.80 0.55 0.40 0.25 <0.20
计算系数 1 0.72 0.54 0.38 0.30
注:采暖面积比值在0.20-0.80区间的其他数值是,按插入法确定计算系数
4、进深大于6m的房间,宜以距外墙6m为分界线,当作不同的单独房间,分别计算热负荷和进行地板辐射采暖实际。
(二)系统设计
1、低温地面辐射采暖的供水温度应计算确定。但不宜超过70度,供回水温差不宜大于10度。统一热源输配系统的各房间,应按相同的水温计算。
2、采用集中热原时的热媒工作压力,不宜大于0.80MPa.当工程条件必须突破时,应选择采用适当的管材,并采取相应的系统补强措施。
3、无论采用何种热源,地面辐射采暖热媒的温度、流量和压差等参数都应和热源系统相匹配,并设置可靠的控制装置。
4、地面辐射采暖热负荷计算:
根据低温地面辐射采暖的实际特征,在计算热负荷时,主要计算以下三种。
(1)维护结构的传热耗热量。
(2)加热由门、窗缝隙渗入室内的冷空气的渗入耗热量。
(3)加热由门、窗缝隙侵入室内的冷空气的侵入耗热能量
注:由于低温地面福热采暖采用聚苯乙烯绝热板,故地面传热可不计:平房计算屋面传热,楼房值计算最顶层屋面传热。
5、地面上的固定设备和卫生器具下,不应不置加热管道。应考虑家具和地面覆盖物的遮挡因素,按房间地 面的总面积F,乘以适当的修正系数,确定地板有效散热面积F。
6、单位地板面积所需有效散热量q1,按下式计算:
式中:Q1——房间所需有效热量(W)
7、敷设加热管道地板的表面平均温度Tep,应符合表6的要求。
地板表面平均温度Tep
条件环境 适宜范围 最高限制
人员长期停留区域 24~26 28
人员短期停留区域 28~30 32
无人员停留区域 35~40 42 8、当房间采暖热负荷较大,地板表面温度计算值超出第7条规定时,应设置其它供暖设备,以满足房间所需散热量。
9、单位地板面积的有效散热量q1和向下传热的热损失矢量q2,均应通过计算确定。
注;当热管为PE-RT管、公称外径为20mm,填充层厚度为60mm,填充层下部设有绝热层和供回水温差为10摄氏度时,不同的加热管间距、平均水温和室温的地板有效散热量q1,可按附录1—附录4选用。
10、加热管内热媒流速不应小于0.25m/s,供回水阀门以后(含阀门、加热管和热媒及配装置构件)的系数阻力应进行计算,并不宜大于30kp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