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对气候变化,发展低碳经济已经成为全世界关注的焦点。法国政府将从明年1月1日起实施碳税,以改变消费模式。我国在“十一五”之初确立了GDP能耗下降20%的目标,相当于节约6亿吨的标准煤,相当于少排15亿吨二氧化碳。去年以来,市委、市政府大力实施资源转化战略,加快天然气综合利用产业发展,促进低碳经济发展。这是我市对未来发展高度负责的重要举措,是事关全市人民福祉的大事。去年以来,我市在推进天然气清洁能源开发、能源高效利用、追求绿色GDP,以低碳经济促可持续发展方面取得阶段性成效。
加强协调服务 促进低碳能源开发
我市积极加强天然气勘探开发服务,促进了中石油、中石化两大集团在我市进行的天然气勘探开发有序快速推进,使我市天然气储量和产
量迅速取得重大突破。今年上半年,龙16井、龙10井、元坝101井、剑门一井试气相继取得重大突破,喜获高产工业气流,其中:龙16井无阻流量1001万方、日测试产量241万方,单井测试产量进入全国前五名。目前,中石油、中石化正在编制年产50亿m3的气田开发方案。同时,管网建设实现超常规推进,继九龙山——广元试采干线一期工程去年11月19日竣工通气后,今年又实现了二期工程6月30日开工,10月1日竣工通气;中石化川东北——川西输气联络线管道工程前期工作提速。这为我市依托天然气资源,加快广元气化进程提供了坚实的物质保障。
充分发挥优势 拓展低碳燃料领域
天然气作为清洁能源,有其独特优势。煤、石油、天然气三大主要燃料中,天然气含氢比例最高,属高热值能源。利用天然气作燃料可有效缓解CO2、SO2气体排放量,据测算,煤燃烧所产生的SO2是天然气燃烧的652—1303倍。同时,天然气燃烧时热能利用效率较高,据统计,工业燃煤锅炉利用效率为50%-60%,而工业燃气锅炉效率为80%-90%;家庭燃煤炉灶效率为20%-25%,而家庭燃气灶效率为55%-65%。
去年以来,我市广泛倡导消费低碳产品,积极推广天然气清洁能源。一方面,以气代柴,增加森林碳汇,保护生态环境。今年,我市加快推进了未通天然气城区、天然气管网地震损毁地区、城郊结合部和主力输气管线途径乡镇民用天然气发展,竣工投产了朝天区非管网天然气民用工程,使我市最后一个未使用天然气的县城区用上了天然气;竣工投产了旺苍嘉川片区天然气民用工程,使近6000户居民、商业和工业企业可用上天然气;启动了广元——朝天天然气管线建设工程和青川县民用天然气灾后恢复重建工程。全市四县三区城区内和非城区所在的35个乡镇用上了天然气,民用天然气用户累计达11万户,气化率由去年的53%提高到今年的65%,为我市森林持续恢复和增长,减缓气候变化起到了积极促进作用。另一方面,推进以气代油和以气代煤,促进节能减排,保护大气环境。加快了全市CNG加气站建设,大力推广清洁能源汽车。今年建成投运了河西和雪峰CNG加气站,市城区日加气能力由3.5万方提高到了8万方,旺苍CNG加气站将于近期建成投运,全市CNG加气站将达6座, CNG汽车使用量超过2500辆。
我市积极开展气候变化宣传教育,引导用煤大户节能减排。一是促进工业企业煤改气加快技改,现已完成中钢川碳、金石硅业等企业煤改气,预计2012年可全面完成全市35户规模以上企业煤改气技改,可节省标煤61.5万吨,减少排放CO2123万吨。二是加快了市城区“五小”企业煤改气,今年新完成市城区246户“五小企业”煤改气,预计年新增用气量160万方。
打造绿色园区 加快建设低碳项目
打造绿色园区,发展低碳经济有助于广元实现“保增长、调结构、保内需、重产业和节能减排”的多重目标,又有助于广元凭借丰富的清洁能源从原有增长模式转变为低碳经济增长模式。广元积极发挥贫困的资源型地区独有的后发优势,确立了广元市天然气综合利用工业园区按“一区四园”模式建设。在苍溪县,优化发展天然气化工产业,发展天然气制烯烃、天然气制乙炔、天然气发电、天然气制合成油、硫化工等五条产业链项目;在利州区,推进天然气与其它关联产业结合发展,发展天然气上下游产品配套加工项目;在青川县,推进天然气与油砂产业结合发展,提炼原油和发展下游化工产品;在旺苍县,推进天然气与煤炭产业结合发展,依托天然气资源,对煤炭焦炉尾气等废弃物进行循环利用,发展甲醇、乙醇、二甲醚及下游化工产品。当前,一批境内外企业纷纷前来我市洽谈油气综合利用项目。今年西博会上,我市成功签约一批天然气综合利用项目,总投资达23.8亿元。天然气焊割气体项目、“气化广元”项目等项目正加快建设,胜利油田天然气发电迁建项目、天然气净化厂等项目正加快推进前期工作。在园区建设中,我市要求入园企业节能、节水、节地、节材,坚决淘汰落后生产工艺,积极采取新工艺、新技术,回收利用废弃物,有效降低能耗并减少污染物排放,大力培育发展低碳经济。
相信,“低碳广元”将让天然气清洁能源融入市民生活、支撑广元未来发展。
来源于:广元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