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河北省秦皇岛市山海关区古城在推进清洁取暖工程中忽视取暖效果,甚至采取禁止烧柴、封炕封灶等极端手段,导致部分群众挨冷受冻,引发舆论关注。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领导经济工作必须尊重客观实际和群众需求,必须有系统思维、科学谋划。在推动清洁取暖工作稳妥推进的同时,必须保证老百姓不挨冻。正如当地群众所言,“清洁取暖改造是好事,大家都支持,但不能‘一刀切’”。随着“煤改气”“煤改电”等工程的推进,个别地方暴露出的教训令人警醒。
山海关古城现清洁取暖“一刀切”现象,“禁柴封灶”致百姓挨冻,当地已启动整改
“烧柴火都不行!不让冒烟,咱也没冒。老百姓就挺着呗,没辙!”
近期,总台央广中国之声曝光了“山海关古城禁柴封灶致老人被冻哭”一事。报道指出,记者在12月17日中午12点来到古城西五条胡同的一名群众家,温度计显示,他家温度不到7度。
据此前报道,当地多位居民向媒体反映,近两年当地推进清洁取暖,为全面禁止烧煤、烧柴火,甚至采取了封堵炉灶等措施。虽然当地政府为推进清洁取暖集中免费配发了电暖器、电褥子,但一方面取暖效果不佳,“暖气片开了,温度也上不来”“光是炕热乎了,屋里还是冷”,另一方面24小时用电取暖成本较高,即使给予电费补贴,仍然难以承受。
山海关古城是一座有着六百多年历史的老城区,古城内约4300户的房产中,冬季居住的约1700户,其中集中供暖户仅有265户,老人多、平房多、生活困难家庭多。
山海关区官网显示,2019年起,古城区域开始实施“煤改电”,告别了长达数十年的燃煤取暖方式。
有群众反映,今年以来,当地环保管控升级,全区域禁止烧柴火。柴火是否属于高污染燃料?根据2017年原环境保护部发布的《高污染燃料目录》,工业废弃物和垃圾、农林剩余物、餐饮业使用的木炭等辅助性燃料均不属于目录管控范围,当地和有关部门也未发布过禁止烧柴取暖的通告。
去年12月,“山海关区古城保护发展中心”曾发布信息称,该中心“深入古城四条大街商户(企业)进行宣传教育和摸排细查,防止燃煤烧柴取暖”;今年11月,山海关区生态环境分局也指出,“要在保障百姓取暖问题的前提下,彻底解决烧柴烧炕的问题”。
事件曝光后,当地已启动整改,并对古城住户实行登记购买电水暖炕免费政策,安装户补贴约1500元。山海关区区长刘尤优表示,“政府出台的一些政策,可能在具体落实过程中,有一些工作没有完全按照制定政策时的本意落实下去,造成‘一刀切’的现象。”
当前,生态环境部已组织调查了解情况,督促迅速整改。生态环境部新闻发言人指出,“北方地区清洁取暖是一项民生工程,首先是要把保障群众温暖过冬作为底线,不管用何种清洁取暖方式,都要坚持先立后破、不立不破。”
政策实施如果不人性化、不合理,必然引起群众反感,也很难达到预期效果
中国科学院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副院长、教授张元勋团队长期从事华北地区大气污染监测分析工作。他告诉记者,华北地区大气污染来源大致有以下几类:一是燃煤,包括工业锅炉、家庭散煤等;二是机动车尾气排放;三是扬尘,包括日积月累的扬尘及短时性的沙尘暴;四是生物质燃烧,主要是烧柴、烧秸秆、森林火灾等;五是各种类型的工业排放。除了上述一次来源污染外,还有空气里各类物质反应生成的二次来源污染,也就是这两年强调控制的VOCs(挥发性有机化合物),这也是生成PM2.5的重要前体物之一。
近年来,我国环境监测网络日益完善。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站长陈善荣表示,环境空气监测网分为国家、省、市、区(县)4个层级,涵盖城市环境空气质量监测、区域环境空气质量监测、背景环境空气质量监测、酸雨监测、沙尘影响空气质量监测、大气颗粒物组分/光化学监测等多种功能。“十四五”末期,国家大气颗粒物组分监测网将覆盖全国PM2.5超标的城市。据了解,除地面上的环境空气监测网,空中卫星遥感也能及时发现秸秆焚烧等污染问题,通过“空地”一体化监测体系,能提供更精准的大气监测情况和更及时的预告预警。
“过去大气污染形势最严峻的时候,家庭用于取暖、做饭的生物质燃烧不是治污重点,诸如钢铁、陶瓷、玻璃相关企业才是主要矛盾。近年来各地对这些‘污染大户’严格管控,空气质量有了显著改善,散乱污染就成了新的治污重点。”张元勋表示,相较于企业对政策的灵敏响应,涉及群众日常生活方式的烧柴确实比较难以管理。“政策实施如果不人性化、不合理,必然引起群众反感,也很难达到预期效果。”
对于清洁取暖改造后群众生活成本增加的问题,生态环境部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能源环境政策研究部副主任冯相昭表示,这一情况客观存在,需要重视。“经济成本是清洁取暖的重要影响因素。”清洁取暖改造应审慎把握,并基于群众的经济承受能力,综合考虑地方财政和资源禀赋等因素,遵循用户可承受、政府可支撑、运行可持续的原则,制定科学的招标采购、补贴与评估机制。
根据《美国医学会杂志》2018年的一项研究结果——使用煤炭和木柴(固体燃料)做饭及采暖产生的室内空气污染,会显著升高冠心病和脑卒中的死亡风险。张元勋认为,“应该加大宣传力度,让群众了解,改变取暖方式不仅清洁环保、省力省事,也有利于自己的身体健康。”
清洁取暖改造是系统性工程,需要因地制宜,精准规划,提前布局,稳步推进,真正实现“百姓用得起、政府补得起”
群众取暖和环保之间的矛盾是否不可调和?2019年,生态环境部有关负责人就指出,在清洁取暖推进中,生态环境部将以保障群众温暖过冬为第一原则。
在冯相昭看来,清洁取暖改造是一个系统性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例如,如果选择‘煤改气’,就需要健全改造管理机制、制定惠民政策,单施工过程就有规划设计、管道铺设、安全监管等流程,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同样,选择‘煤改电’,也面临着改造流程环节复杂、补贴依赖度过高等挑战,需凝聚多方合力共同推进。”
不仅是技术路线的选择和实施耗费时间,对百姓房屋进行建筑节能改造同样重要。“如果保温条件没有改善,不仅会影响取暖效果,还会增加能耗,加重成本。”冯相昭认为,如果当地政府没有做好充足准备,“一刀切”禁止原有取暖方式,无疑会影响老百姓生活。
“一方面说明部分地区对中央政策理解不到位,环保意识没有跟上;另一方面,一些地区基层治理能力还有欠缺。”冯相昭表示。
“要做到可持续的清洁取暖,需要因地制宜,精准规划,提前布局,稳步推进,实现‘百姓用得起、政府补得起’。只有把调研功课做扎实,宣传引导工作做足,各项配套措施落实到位,才能真正让百姓过上‘绿色暖冬’。”冯相昭说。
推动清洁取暖工作必须坚持“先立后破,不立不破”,统筹民生保障和节能减排,从实际出发,宜电则电、宜气则气、宜煤则煤、宜热则热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科学考核,新增可再生能源和原料用能不纳入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创造条件尽早实现能耗“双控”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转变,加快形成减污降碳的激励约束机制,防止简单层层分解。
“清洁取暖和温暖过冬都是民生工程,两个民生都要保障。”中国工程院院士、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院长王金南表示,我国能源结构以煤为主,清洁化利用水平仍偏低,结构性污染问题突出。全国20%左右煤炭用于无任何环保治理措施的农村取暖和不能稳定达标的中小型燃煤设施。因此,国务院2018年6月印发的《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在技术路线上要求坚持“从实际出发,宜电则电、宜气则气、宜煤则煤、宜热则热”。各地应因地制宜选择采取多样化清洁取暖方式,不局限于“煤改气”,减轻气源保障压力。
“‘四个宜’就是在北方清洁取暖实践中得出的判断。要确保支持经济增长的能源供应稳定,在稳定的基础上加快推动能源转型。”中国石化经济技术研究院调研室主任罗佐县认为,应积极创造“四个宜”供暖条件,如果暂时不具备,烧柴取暖也应该被允许。
2013年以来,我国雾霾治理取得举世公认的成效,京津冀等重点地区的空气质量明显好转。相关政策制定,基本遵循“分步走”原则,体现出先立后破的思路。我国在推动清洁取暖工作过程中,同样明确提出要坚持“先立后破,不立不破”。10月29日,生态环境部表示,今年新改造还没有通气、通电的,坚决不允许拆除原来的供暖设施,原来烧煤就烧煤,同时还要保证补贴到位。
先立后破、不立不破,意味着在推行清洁取暖工程的过程中,必须实事求是、因地制宜,确保百姓能够温暖过冬。无论是改善环境还是保障供暖,都是为了让人民受益。只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加快改善环境质量,让人民群众享受到蓝天白云、繁星闪烁,清水绿岸、鱼翔浅底,鸟语花香、田园风光,才能不断提高对优美生态环境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